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23-05-31 11:09 阅读次数: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5月30日,恰逢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及“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30周年,玄武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成功举办,标志着玄武区凝聚、团结、服务、发动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工作再上台阶。
省国资委原巡视员、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王鲁宁,市人大原副主任、市老科协会长王德君,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军,玄武区委书记闵一峰,玄武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张志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贾慧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活动还邀请到来自鼓楼区、秦淮区老科协主要负责人参加。区有关部门、各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玄武科教资源密集丰富,区域高校院所云集,辖区内有东南大学、南理工、南农大等9所高等院校和中科院南京分院、省农科院等22家科研院所,驻区高精尖人才多、高新技术企业多。密集的科教“富矿”,为玄武区动员发展老科技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会议分两阶段举行。在玄武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第一次会员大会上,筹备组负责人报告协会筹备情况,作关于区老科协章程(审议稿)和选举办法的说明,审议通过协会章程和选举办法。与会会员举手表决通过拟任理事单位会员名单,各理事单位代表产生理事会。理事会成员选举会长、副会长、监事和秘书长。
大会第二阶段为玄武区老科协成立大会。区科协主席史庆锋宣读《关于同意召开南京市玄武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的批复》。区民政局局长陈静为协会颁发证书。王鲁宁、王德君、朱军、闵一峰、张志超、贾慧等共同为玄武区老科协揭牌。
“老科协是老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老科学技术工作者之家。”玄武区政府原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薛磊当选区老科协会长,他在致辞中表示,老科协应把握政治方向、紧盯目标任务、健全组织网络、加强服务保障,充分团结动员老科学技术工作者,为玄武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协会组建中,玄武也致力于探索老科协建设“玄武品牌”。为进一步激活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发展动能,协会选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大科学装置LAMOST运行发展中心总工程师、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崔向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江苏省政协委员施振旦,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杰等6名老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协会顾问,带领协会成员在各个领域老骥伏枥、再绽光彩。
同时,为延伸老科协工作“触角”,玄武指导辖区内老科技人才多、产值规模大的单位成立企业分会,同时利用金融界、法律界、文化界资源,组建金融、法律及书画专委会,提供技术及金融、法律方面的支持。在徐庄高新区、铁北东华都市工业园等高新企业集聚区,协会还设立联动工作平台,让老科协“智囊团”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不仅有协会凝心聚力,更有服务站靠前服务。位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徐庄高新区及玄武门街道台城花园社区的区老科协工作者服务站同日授牌,未来将开展丰富多元的科普教育,进一步加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与地区发展沟通联系。
闵一峰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全区老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发挥优势特长、更好发光发热,要始终把牢政治方向,自觉服务发展大局,深入开展科普宣传,积极培育青年人才。区老科协要坚定不移讲政治、顾大局,要积极主动创特色、树品牌,要全力以赴抓基层、打基础,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玄武新实践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科技服务助发展,银发生辉映晚霞。以大会成立为契机,玄武将持续团结组织区域内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当好助力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建言献策的“智囊团”,让老科学技术工作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银发天团”的奋进姿态,为地区发展做出更多精彩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