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23-10-08 16:30 阅读次数: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9月16日,建邺区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首届科普嘉年华在南师附中黄山路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上,以宣传短片《江豚的微笑 我们并肩守护》发布了“建邺科普行—长江江豚专线”。启动仪式后,40名南京晨报小记者参加了“建邺科普行—长江江豚专线”科普游首发活动。
专线由江苏渔业生态资源保护科普体验馆、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南京滨江公园三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共同参与,以长江濒危物种长江江豚保护为核心,延伸贯彻长江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保护,带领学生开展水生生物标本观察,专业科普知识学习,长江江豚生活水域实地考察等。专线还聘请了长江大保护、动物、水产、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6位专家作为科普顾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长江江豚、中华鲟、珊瑚等保护联盟副秘书长黄硕、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殷悦也参与了线路首发活动。
第一站小记者们来到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参观江苏渔业生态资源保护科普体验馆,倾听工作人员讲述标本的来源及制作过程,近距离观察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白鱀豚、中华鲟等标本,了解长江特色淡水鱼类。参观之余,也开展了紧张刺激的知识问答环节,小记者们积极参与抢答。
随后,小记者们乘车来到长江江豚科教中心,跟随讲解老师开启一场与江豚的奇妙约会。游览过程中,小记者们对长江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标、旗舰物种—长江江豚的身体奥秘及生活习性有了基本的认知,并对长江江豚生活的流域—长江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学习。场馆中的6D漂流船体验项目受到小记者们的热烈欢迎,讲解结束后大家迫不及待地乘船感受长江沿途的自然风光,体验与江豚同游的快乐。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南京鱼嘴湿地公园,用无人机在江面寻找长江江豚的身影,切身感受科技与自然生态的结合,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的“建邺科普行—长江江豚专线”科普游活动。
本次活动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推出江豚专线,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方式,提高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和长江大保护的意识教育,挖掘长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生态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科技宣传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关于“建邺科普行—长江江豚专线“科普游活动,参与的小记者们想说:
尤望晓:
今天,我们参加了“建邺科普行——长江江豚专线”活动。
同学们先后在淡水水产研究所、长江江豚教科中心,听讲解老师介绍各种珍稀鱼类,观看鱼类化石和标本。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只有1249只江豚,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行程的最后,我们来到鱼嘴湿地公园的长江观景台寻找江豚。虽然很遗憾没见到江豚,但看着滚滚的江水,我想江豚宝宝们在水下可能正忙着嬉戏打闹吧。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不仅认识到了江豚等鱼类小动物,更能体会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我要更努力地学习,争取以后能用自身所学,为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出一份力。
骆馨阳:
我们只有用实际行动来践行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口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才能和水里的小伙伴们做长久的朋友,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世界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叶知繁:
短暂而又精彩的长江江豚专线研学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环境保护之旅一直都在路上。自由的江湾才是江豚们真正需要的归宿,我们要善待江豚,爱护动物,保护环境,让地球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于嘉睿:
通过这次研学,我认识了江豚、中华鲟这些国家保护动物以及他们生存的相关知识,让我明白了保护江豚的重要性以及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江豚这种生物,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希望自己也能为保护江豚贡献一份力量,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江豚的美好家园,让江豚能继续繁衍下去!
陶玺:
你能想象在繁华的城市中心,见到如此多又活跃的江豚吗?我很好奇,究竟有多少叔叔阿姨的努力才能够平衡好自然生态和城市发展。将来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南京留住江豚的微笑!
孔苏阳:
在江苏渔业生态资源保护科普馆,我了解到许多有关濒危鱼类的知识,还知道了如何保护鱼类文物。在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我们见识到江豚的标本,深入了解了江豚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此次活动我受益匪浅,为了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让我们共同守护母亲河,共创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