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交流 > 台港澳交流与合作
对外交流
台港澳交流与合作

穿越千年 科技鸣乐:2018年宁台港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交流活动在南京举办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8-09-03 09:54    阅读次数: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825日,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18年宁台港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交流活动”在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开幕,台湾、香港地区60余名师生与200余名南京师生共聚一堂,开展学术研讨和竞赛交流,共同分享科技创新活动体验,探索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新路径。市科协副主席郑力、市教育局副局长周鹏、市关工委副主任刘国华、台湾清华大学教授谢传崇等出席开幕式,郑力向参与活动的宁台港师生致欢迎辞。

        开幕式后,以“和鸣:穿越千年的礼乐”为主题的科技创意挑战赛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体育场举行。本次挑战赛任务是中小学生手工制作编钟、机器人,通过现场编程让机器人走过指定路线敲击编钟奏响音乐,使得传统文化艺术与STEAM教育有机融合。赛前,参赛选手已经手工制作了编钟和机器人,比赛中,各组队员通过抽签选取了机器人行走的路径,进入了1小时的编程和调试环节,60多支参赛队伍,60多个材质不同、造型不一的编钟与机器人,让在场的观众直呼惊艳。

        台湾苗栗县明仁中学“台湾名人队”的学生们制作的编钟几乎如原样缩小的一般。队员许欣怡介绍,其实制作编钟用的是酒瓶、纸板等废弃材料,之所以看起来有青铜的质地,是他们利用PP板蘸取混合后的颜料一点点蘸在酒瓶、纸板上,营造了青铜器的视觉效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的“江北之星”队,利用八音盒原理制作了机器人,4个小人立于金色战车上,虽然身形庞大,却不影响机器人按照路径行走,最终停于编钟前,流畅地演绎了民歌《茉莉花》,引起现场掌声阵阵。

        参赛师生们表示,为了本次比赛,暑假期间他们参观博物馆,认识编钟,学习编钟的发声原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编钟,制作机器人,编程调试机器人,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暑假。

        为期5天的活动还包含教师科教论坛、校园科技工作坊体验和金陵文化参访活动。在教师科教论坛上,三地教师分享指导“和鸣——穿越千年的礼乐”科技创意制作挑战赛活动的心得体会,交流STEAM活动开展经验。台湾、香港师生还来到南京科技馆、东南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附小开展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等科技交流活动。

        在宁期间,港台地区师生还赴中山陵、中国科举博物馆开展文化参访活动,了解南京历史文化。

(国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