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人才
组织人才

杨健:模式识别让城市更智慧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19-12-16 08:05    阅读次数: 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无密码人脸支付、自动识别车辆号牌、闯红灯者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实时认证等,智能生活离不开模式识别。近日,记者走进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见到了第十三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获奖者、模式识别领域专家杨健教授,听听他的智慧科研之路。

  

  锐意进取,

  科研报国“生力军”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位绅士、腼腆、儒雅,仿佛从《国风·秦风·小戎》里走出来的教书匠,很难和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模式识别领域的领军人物联系上。

  1973年6月出生于徐州的杨健,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参加高考时却发挥得不理想。本科就读于徐州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现改名为中南大学铁道学院)应用数学专业。之后,杨健在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读博士。杨健认为,一个人的博士专业课题,就决定了他以后的研究方向。博士毕业后,杨健一直在模式识别领域里摸爬滚打、精耕细作。

  2003年起,杨健先后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或访问研究。回国后,杨健开始担任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担任院领导的同时,杨健仍长期从事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国家973课题等项目。

  模式识别,

  创新发展“领路人”

  模式识别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被应用于图像分析与处理、语音识别、声音分类、通信、计算机辅助诊断、数据挖掘等方面。杨健教授介绍,模式识别并非那么高深难测,例如见到一个东西之后,通常就会下意识地给其归类:是动物还是植物,属于哪一门纲目属科,是否可以药用,有果实吗,花朵是否漂亮,是否有毒……这一大串归类构成了人们对于这种事物的整体认知,属于人类对于模式的识别。

  二维方法是由杨健课题组首创的模式识别方法,主要用于图像特征提取、人脸识别等,是目前国际模式识别领域公认的有效方法之一。杨健团队的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江苏省公安厅人脸识别比对查询系统、南京青奥会期间智能动态人脸识别系统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据杨健介绍,哪怕一个人戴着口罩,遮住大半张脸,仅仅凭借这个人露出的一双眼睛,识别这个人的有效信息,目前准确率已经达到80%以上。

  谈到机器学习,杨健认为在模式识别中,机器似乎并不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智能”。这种经由人为提取特征后交给机器,然后让机器去判断其他事属性的工作流程就像是按图索骥。机器根据某一事物的海量样本,总结出这一类型事物所具有的普遍规律,总结过程所使用的技能就是我们常说的算法,也就是机器的学习。当足够多的样本使得算法能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律后,机器就可以用这些规律对真实世界中的事件做出决策和预测。毋庸置疑,机器的预测肯定会比塔罗牌、星座准,它甚至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

  紫金之星,

  学术成长“天地宽”

  杨健在谈及自己的学术经历时,入选南京理工大学的“紫金之星”最为关键。在学校经费资助下,他有幸接触并参与到当今智能科技最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2013年,在南理工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青年教师成长助推计划”被确定为学校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重点实施的人才计划。“紫金之星”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面向海内外35岁及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拔和重点培养。

  根据该计划,凡是入选第一层次拔尖人才和第二层次优秀人才的青年教师,学校将分别提供15万元至20万元和10万元至15万元不等的项目资助经费及其他津贴。在南理工,不少青年教师通过项目资助、国际交流等方式,潜心研究,开阔了国际视野。有的教师还争取到了国家高水平研究项目,较快进入到学科前沿研究领域。

  青年教授们有“空间”,学校才有“未来”。“紫金之星”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开阔了学术视野,紧跟国际科研步伐,对教师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作为第十三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获奖者,杨健表示未来将珍惜荣誉、珍惜时代,继续立足本职岗位、发扬创新创造精神,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智慧城市发展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江苏科技报)